一、存在违法阻却的是犯罪构成吗
不是,传统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是以客观与主观两个描述性概念为支柱建立起来的,而不是以违法与责任两个评价性概念为支柱构建的。违法与责任是犯罪的两大支柱,认定犯罪应当从违法到责任;是否存在违法阻却事由,属于是否具有违法性的判断,因此,应当在违法构成要件之后,接着讨论违法阻却事由。在考察全部构成要件之后才讨论违法阻却事由的做法,不利于对违法性的判断,也不利于保障行为人的自由。
违法阻却事由是指事实或者行为违反法律规定,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必负法律责任,通常在犯罪构成上来说,紧急避险,正当防卫,被害人承诺,事实认识错误,自救行为,法令行为等属于客观违法阻却事由。
符合要件的行为虽然原则上具有违法性,但也存在例外现象,即在具有特别理由、根据的情况下,也可能否认符合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这便是违法阻却性事由。
二、单位犯罪的主体要件属于犯罪构成吗
属于,单位犯罪主体与单位相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单位犯罪主体又是单位犯罪中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所以,研究单位犯罪自然要涉及到作为犯罪主体的单位。因为单位犯罪主体就是实施犯罪行为的单位自身,这也是单位犯罪成立的必要要件。在单位犯罪中所说的单位,其应当具备的条件:
1、单位犯罪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构、团体。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社区组织等不在其中。
2、作为单位犯罪主体的单位必须是依法批准设立、成立或者注册登记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构、团体。这里的依法是指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法定的批准设立、成立或者注册登记程序生成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构、团体。不包括单位内部设立的机构和机构。
3、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具有单独承担行为能力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构、团体。单位的单独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作为犯罪主体的单位整体意志是单独的。
二是作为犯罪主体的单位整体利益是单独的。
三是作为犯罪主体的单位名称、资金、财产、场所具有单独性,表明其有对外单独承担责任的能力。
由此可见,单位犯罪主体与其他法律意义上的法律主体的单独性是绝不能完全等同并论的。
违法阻却并不属于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是由四个构成要件组成的。犯罪的主体可以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用人单位。认定为单位犯罪后,需要实行双罚制,要对单位处罚金,还要追究单位直接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北京刑事律师王学强法学理论功底扎实 ,工作认真细致 ;与法学界联系广泛 、密切,紧密结合法律理论和实务;对重大疑难的案件诉讼经验丰富 诉讼技巧运用娴熟。 执业以来办理了众多典型疑难案件和复杂法律事务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 、《焦点访谈》,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北京时间》以及《法制日报》、《民主与法制》 、《凤凰网》、《中国网》等都曾进行过多次报道和介绍 。关于存在违法阻却的是犯罪构成吗?的更多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强律网北京刑事律师。
相关内容: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了解一个犯罪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楚的知道该罪名的犯罪构成,对于常见的故意杀人罪来讲同样如此。那么故意杀人罪犯罪构成包括哪些方面呢?具体又有什么样的内容呢?接下来,强律网就来为大家介绍。
一、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少数犯罪之一。必须从重从快严惩。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故意杀人罪的客体要件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
2、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
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
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杀人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借助一定的凶器,也可以是徒手杀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险方法杀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对于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去杀害他人的,对教唆犯应直接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
第三,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
3、故意杀人罪的主体要件
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故意杀人罪的主观要件
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奸情、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
根据上文可知,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主体的主观状态表现为故意,该罪所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其客观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如果您对认定故意杀人罪还有其他问题,请您联系我们强律网,我们将尽快为您提供相应地法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