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罪既遂怎么量刑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罪既遂将会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处罚。
《刑法》
第一百七十一条 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二、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如何认定
属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范畴。其具体理解和认定为:
1、出售购买、 运输假币罪的对象, 仅限于伪造的货币,即假币,不括变造的货币。如果行为人将报纸、白纸、冥币等冒充假币卖与他人的,只成立诈骗不成立本罪;他人也不成立购买假币罪(未遂),而是不可罚的不能犯。
2、“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中的“明知”是注意规定。按照故意犯罪的原则,成立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构成犯罪的客观违法事实内容,因此,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时也要求行为人明知是假币,否则不成立本罪。
3、“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按照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但这仅限于行为人出售、运输自己伪造的假币的情形,如果行为人不仅伪造货币,而且出售或者运
输他人伪造的货币,即伪造的假币与出售、运输的假币不具有同一性时,则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首先肯定是一种违法行为,其次是否构成犯罪行为,应当根据购买假币的数量数额来进行判断。如果明明知道是伪造的货币,仍然购买假币达到数额较大的,将会直接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来进行处罚的。
北京刑事律师王学强法学理论功底扎实 ,工作认真细致 ;与法学界联系广泛 、密切,紧密结合法律理论和实务;对重大疑难的案件诉讼经验丰富 诉讼技巧运用娴熟。 执业以来办理了众多典型疑难案件和复杂法律事务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 、《焦点访谈》,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北京时间》以及《法制日报》、《民主与法制》 、《凤凰网》、《中国网》等都曾进行过多次报道和介绍 。关于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罪既遂怎么量刑?的更多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强律网北京刑事律师。
相关内容:认定走私假币要注意些什么?
走私假币罪侵犯的客体国家对外贸易中对假币禁止进出口的制度和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走私假币罪的客观表现为违反海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督管理,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假币进出境的行为。?在认定犯罪是不仅仅从概念上判断,认定犯罪时还要注意些什么问题,详情请看下文。
相关说明
一、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单位犯本罪的应予双罚。
二、本罪系故意犯罪,过失不构成本罪。走私的主观意图,一般是为追求非法获利。但由于本罪犯罪对象是违禁品,是否追求获利均可构成本罪。
三、本罪名系新设立的罪名
四、关于假币犯罪,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出售、 购买、运输假币的定罪标准、假币的概念、计算标准均作了规定,请参阅后述罪名“伪造货币罪”(刑法170条)和“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刑法171条)。
应注意的问题
1.本罪走私的对象限于假币。所谓假币,是 伪造的货币的简称,是指仿照真实货币的图案、色彩、式样等,采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的假的货币。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被伪造的货币包括可以在国内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境外货币。
2.本罪的走私行为方式也与走私武器、弹药 罪相同。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走私假币的总面额在2000元以上或者币量在200张(枚)以上的,应当作为犯罪处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6] 第1条中也作了相同规定。
4.应注意本罪与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的界限。如果将假币运输进出境,或者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买卖假币以及直接向走私 人收购假币的,应当定本罪,而不能定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