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诽谤罪的构成标准是怎样的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构成诽谤罪的标准是:
1、要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如果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散布的方式主要有是言语散布和文字散布;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即使不指名道姓,但第三人可以判断出被害人是谁;
4、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
二、诽谤罪怎么判刑?
诽谤他人,如情节严重会判刑。我国《刑法》规定,犯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何为情节严重?一般认为,需手段恶劣,内容恶毒,后果严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了四种情节严重的情形,即: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另,本罪告诉的才处理,即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否则法院不受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诽谤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构成民事侵权责任,而非刑法所调整的范围,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被网友诽谤了怎么办
1、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民如遇到网络诽谤,可保存相关证据材料后向辖区公安机关报案。如果能够提供遭遇网络诽谤的基本事实,就可以向公安机关递交报案材料,由公权力介入利用刑侦手段收集证据。
2、通过摄影器材拍摄保留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报案人可以使用有记载拍摄时间的摄影器械,在不同时间段连续拍摄数次记载电脑上诽谤文章的浏览次数及进度。
3、通过公证机构保全证据
被害人可以选择公证机构保全证据,保全电子证据公证书可为网络暴力受害者提供难得的维权手段。
公证处经核实情况并履行相关手续后,对页面显示的在朋友圈或者网站里发表的包含诽谤文章的发帖时间及其阅读人数等内容进行截图和拍照,并出具公证书。
拿到公证书后,即使其后侵权人删除了帖子也不受影响。
4、通过发送律师函收集首发者信息
律师接受委托后通过发律师函等方式向发布诽谤图文的网络平台索要诽谤网页的首发者的信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诽谤罪的构成标准是怎样的?通过上文的讲解,相信大家此时已经有所了解。诽谤行为要认定构成犯罪,除了要具备诽谤罪的四要件以外,还需要达到规定的立案标准,否则的话只能按照一般违法行为处理。而要是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北京刑事律师王学强法学理论功底扎实 ,工作认真细致 ;与法学界联系广泛 、密切,紧密结合法律理论和实务;对重大疑难的案件诉讼经验丰富 诉讼技巧运用娴熟。 执业以来办理了众多典型疑难案件和复杂法律事务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 、《焦点访谈》,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北京时间》以及《法制日报》、《民主与法制》 、《凤凰网》、《中国网》等都曾进行过多次报道和介绍 。关于诽谤罪的构成标准是怎样的的更多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强律网北京刑事律师。
相关内容:诽谤罪如何起诉?
在网络时代发达的今天,诽谤罪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刑事罪名,那么,如果行为人要就诽谤罪进行起诉,我们应当如何起诉对方?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下面,我们强律网马上为大家介绍相关内容。
刑事自诉案件,自己到法院起诉。法律依据: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属于自诉案件的一个类型,所谓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必须是《刑法》分则中法律明确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且只有四个罪名,即侮辱、诽谤罪名,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占罪,这四个,其中,侮辱、诽谤严重危害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范围,暴力干涉婚姻致人死亡及虐待致人死亡都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延伸补充:
诽谤罪的构成要符合下列要件:
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a、行为人必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诽谤。
b、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
c、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d.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属于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诽谤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表现为: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3、诽谤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对一般诽谤行为需要年满16岁,16岁以下是限制民事责任能力人,同时16岁也是刑事责任年龄。16岁以下的人有诽谤行为,其监护人有赔偿责任。
4、诽谤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关于诽谤罪如何起诉的法律解答,由上文可知,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刑事罪名,因此,当事人如果要起诉,必须自己携带相关证据到法院立案、起诉。如果你对此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你随时来电咨询我们强律网,我们将尽快为大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