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犯罪的具体行为界定有如下特定行为者将可能被认定为走私犯罪。具体来讲,他们的行为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之一:首先,在未获得国务院及其授权的监管部门的许可之前,跨越未设立海关机构的区域以各种方式转移或输送宝贵的国家禁令或限制进出口的货物和物品,同时,有法定税务缴纳义务的各类货品也同样面临此类违犯行为;其次,在海关进出境阶段,行为主体通过尝试伪造申报材料、隐瞒真实信息、虚报价格或使用虚假身份进行掩盖的手段来实施走私活动,从而实现货物和物品的非法流动。对应于此,【法律依据】主要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除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以及第三百四十七条所规定的情形之外的货物和物品,依照其严重程度的不同,依据如下处罚规定进行:(一)走私货物及物品,其存在偷逃应缴税款且数额较大的犯罪事实,或曾经于年内因走私行为而受到二次相关行政处罚后再次犯案的,应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或拘役刑罚,并处偷逃应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二)走私货物及物品,其存在偷逃应缴税款且数额巨大的犯罪事实,或者还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刑罚,同时处以偷逃应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三)走私货物及物品,其存在偷逃应缴税款且数额特别巨大的犯罪事实,或者另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应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或无期徒刑的刑罚,同时处以偷逃应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或者没收全部财产作为附加惩罚措施。【温馨提示】通过以上的回答,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如果您还需要其他方面疑问的话,可以点击咨询,本站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北京刑事律师王学强法学理论功底扎实 ,工作认真细致 ;与法学界联系广泛 、密切,紧密结合法律理论和实务;对重大疑难的案件诉讼经验丰富 诉讼技巧运用娴熟。 执业以来办理了众多典型疑难案件和复杂法律事务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 、《焦点访谈》,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北京时间》以及《法制日报》、《民主与法制》 、《凤凰网》、《中国网》等都曾进行过多次报道和介绍 。关于的更多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强律网北京刑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