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醉驾酒精含量量刑标准是怎样的?的法律问题,本网VIP智库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醉驾酒精含量量刑标准是怎样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自从国家出台了醉驾入刑的规定后,在一定程度上刹住了酒后驾车的风气,但在实际中,醉驾的行为依然没有彻底杜绝,有些地方还时有发生,在对醉驾行为进行判决时,惩罚措施主要是6个月以下拘役并处罚金,但如何确定1-6个月拘役期的长短,醉驾酒精含量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呢?
近期出台的《危险驾驶罪量刑规范化意见》,制定了醉驾统一的量刑标准。《意见》以血液酒精含量为标准设置了三重基准刑。很大程度上源于法律给了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意见》首先明确:原则上不对醉驾司机适用缓刑。醉酒驾驶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大,一旦酿成事故后果通常比较严重,且该罪拘役刑为1到6个月的自由量刑幅度,本身属于较为轻缓的刑罚,如果适用缓刑,难以实现刑罚威慑和预防犯罪的效果。
酒精含量越高,判刑越重,这是《意见》规范量刑的一个重点。根据生活常理,被告人血液酒精含量越高,对自身行为的辨认控制能力越弱,对公共安全造成的危害风险就越大,因此,以被告人血液酒精含量为标准设置基准刑相对更客观。
在被告人如实供述并认罪的前提下,《意见》以血液酒精含量为标准设置了三重基准刑:血液酒精含量在80毫克/100毫升以上不足140毫克/100毫升的,基准刑为1个月;血液酒精含量在140毫克/100毫升以上不足200毫克/100毫升的,基准刑为2个月;血液酒精含量在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基准刑为3个月。血液酒精含量每增加60毫克/100毫升增加1个月的刑期。
相应的罚金数额也以上述规定为基础。《意见》规定,对危险驾驶罪并处的罚金数额在1000到3000元之间,量刑幅度内由罚金刑调节以体现量刑均衡,即接近处刑期间上限的,适当加大罚金数额,反之降低罚金数额。
最高法院关于酒驾的司法解释中明确了7项从重处罚情节: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综上所述,关于醉驾酒精含量量刑标准的问题,根据最近出台的解释意见,明确了三个层面的标准,当事人体内血液酒精含量为80-140mg的,拘役一个月,酒精含量为140-200mg的,拘役两个月,酒精含量为200mg以上的,拘役期以三个月为基点,酒精含量每增加60mg,拘役期增加一个月。
以上就是关于醉驾酒精含量量刑标准是怎样的?的相关法律问题解答,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可以咨询VIP智库专业刑事辩护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