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过失致人重伤罪的,依照法律规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过失致人重伤与意外事件致人重伤的区别关键在于行为人对他人重伤的结果是否能够预见、应否预见。这需要根据行为人的实际认识能力和行为当时的情况来考察。
2、本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在司法实践中,有人往往将过失伤害致人死亡的案件定为过失伤害致死,尤其是对于因过失当场致人重伤,但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的案件,更容易被认定为“过失重伤(致死)罪”。我们认为这种做法不仅于法无据,而且也不符合犯罪构成原理。“过失伤害致人死亡”,实质上就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无非是在这种案件中,行为人对他人重伤、死亡的结果都是存在过失。过失致人重伤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在于过失行为最终引起的结果是重伤还是死亡。是重伤的定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死亡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3、本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如果行为人以轻伤为故意,而过失地导致了他人重伤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而不应以过失致人重伤罪对行为人定性。
过失致人重伤在主观意识上为过失,或者是疏忽大意而导致的过失。本罪的行为人为自然人,其中包含了16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在判定中本罪需要区分是否为意外致人重伤和致人重伤死亡的区别,当确认本罪事实后,情节较轻将处以2年以下或者拘役,情节较重将处以2年以上或者7年以下。
《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无论是过失致人重伤的行为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只要是实施了该行为的行为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是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导致他人轻伤的,是不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过失致人重伤的,最高会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北京刑事律师王学强法学理论功底扎实 ,工作认真细致 ;与法学界联系广泛 、密切,紧密结合法律理论和实务;对重大疑难的案件诉讼经验丰富 诉讼技巧运用娴熟。 执业以来办理了众多典型疑难案件和复杂法律事务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 、《焦点访谈》,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北京时间》以及《法制日报》、《民主与法制》 、《凤凰网》、《中国网》等都曾进行过多次报道和介绍 。关于过失致人重伤怎么判刑是正确的?的更多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强律网北京刑事律师。
相关内容:过失致人重伤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刑事犯罪来讲,我国《刑法》及相关法律当中都规定的有专门的立案标准。实践中,司法工作人员就是根据这个立案标准的内容来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今天,我们就具体来说一说这其中过失致人重伤罪立案标准的内容吧。
一、过失致人重伤罪立案标准
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行为人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行为。
二、过失致人重伤罪犯罪构成要件
1. 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
2. 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并且实际上造成了重伤的结果。
3. 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主体。
4. 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过失致人重伤罪量刑标准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过失致人重伤罪刑法条文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九十五条 本法所称重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伤害:
(一) 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二) 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三) 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综上可知,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立案标准中要求是导致了他人重伤的结果,当然这种结果肯定是过失导致的,如果是故意的话,那么就属于故意伤害罪了。如果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来电咨询我们强律网的在线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