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透支5万元的,已经达到了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如果行为人被检察机关以该罪名提起公诉,可能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在提起公诉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不起诉。
- 法律依据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 (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 (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 (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 (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 (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 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 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 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北京刑事律师王学强法学理论功底扎实 ,工作认真细致 ;与法学界联系广泛 、密切,紧密结合法律理论和实务;对重大疑难的案件诉讼经验丰富 诉讼技巧运用娴熟。 执业以来办理了众多典型疑难案件和复杂法律事务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 、《焦点访谈》,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北京时间》以及《法制日报》、《民主与法制》 、《凤凰网》、《中国网》等都曾进行过多次报道和介绍 。关于的更多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强律网北京刑事律师。